钟依均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箱:yjzhong@zjnu.edu.cn
1983年7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曾任浙江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处长,科技处处长,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委员、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学科建设处处长,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 研究兴趣包括沸石分子筛合成与改性、应用催化、无机功能纳米复合结构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合成,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5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三等奖各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承担科研项目如下:
[1] 一体化多元复合亲锌金属基纳米阵列的可控构筑与锌负极稳定性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3.01—2025.12,项目批准号:LZ23B030002,在研,主持。
[2] 多孔硅酸锂材料的制备、表征及高温二氧化碳吸收性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01—2017.12,项目批准号:21371152,结题,主持。
[3] (meso)-ex-Fe-ZSM-5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9.01—2011.12,项目批准号:20871104,结题,主持。
[4] 催化剂粒子表面4A分子筛膜的合成及择形氧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5.01—2007.12,项目批准号:20471052,结题,主持。
[5] 新型绿色环保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木器涂料的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浙江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结题,主持。
[6] 3-甲基吡啶氨氧化合成3-氰基吡啶催化剂及工艺研究(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结题,主持。
[7] 乙腈的甲烷催化氧化氧化甲基化制丙烯腈催化剂研究(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结题,主持。
[8] 非贵金属型低温CO和CH4氧化催化剂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主持。
[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主持。
郭长发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邮箱:changfa.guo@zjnu.edu.cn。研究方向:多相光催化,研究兴趣包括纳米结构光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CO2光还原、光固氮、光解水、光降解等。在ACS Catalysis (2篇), Applied Catalysis B-Energy and Environment (2篇),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篇)等化学和材料领域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入选ESI热点论文1篇、高被引论文6篇。H因子3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省基金2项。指导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新苗人才计划)1项。学校个人主页:https://mypage.zjnu.edu.cn/changfa_guo
王宏飞 浙江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邮箱:whf0614@zjnu.edu.cn
浙江宁海人,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讲师。长期从事新型水系储能器件电极、电解质和隔膜材料的研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金华市科技局重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浙江省重大项目1项、浙江省重点项目1项;获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奖创业奖一等奖1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
刘欢欢 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邮箱:hhuanliu@zafu.edu.cn
2023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以第一/共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ACS Catal.,Appl. Catal. B: Environ.等发表论文9篇,1篇入选ESI热点论文,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曾获国奖奖学金,校长特别奖等。承担科研项目:校发基金项目,2023.11—2025.11,在研,主持。
颜 磊 浙江农林大学讲师,邮箱:Leiyan@zafu.edu.cn
2017年-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新型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转化应用,涉及电解水、氧还原、氮气(硝酸根)还原、双氧水合成、锌空电池等电催化方向。目前在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 Appl. Catal. B-Environ., Carbon Energy, Chem. Eng. J.(2), Small(2)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以一作(共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12篇,封面论文2篇,高被引论文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指导学生获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2次。承担科研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4.01-2026.12,在研、主持。
孙钰琳 浙江农林大学讲师,邮箱:sun@zafu.edu.cn
2024年1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电催化。在eScience,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J. Colloid Interf. Sci.,Small Struct.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6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影响因子累计达110。
刘月鑫 浙江农林大学讲师,邮箱:lyx20240113@zafu.edu.cn
2024年6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从蔡克峰教授,获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浙江农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及锂电池固态电解质。在ACS Energy Letters、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J. Energy Chem.、Chem. Eng. J.、Small、J. Mater. Chem. A等期刊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其中EIS高被引论文5篇,H因子为18,授权专利2项。
陈 芳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实验员,邮箱: chenfang@zjnu.edu.cn。
2009年-2013年,安庆师范大学,学士;2014年-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硕士;2017年至今,浙江师范大学实验员。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无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已发表SCI研究论文5篇,其中,包含在化学领域顶级刊物ACS Catalysis上的通讯作者文章1篇。
陆 雯 浙江师范大学化材学院实验员,邮箱: wenluu@zjnu.edu.cn。
2013年-2017年,绍兴文理学院,学士;2017年-2020年,浙江师范大学,硕士;2020年至今,浙江师范大学实验员。主要研究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制备,针对制约材料电容性能的主要因素,从材料组分和结构入手,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效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发表SCI研究论文5篇,其中,包含在化学领域顶级刊物Angew. Chem. Int. Ed.和J. Mater. Chem. A上的第一作者文章2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研究生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和浙江省化学会创新奖。
徐竹莹 浙江师范大学化材学院实验员,邮箱: zhuyingXu@zjnu.edu.cn
2015年-2019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士;2019年-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型无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身份发表SCI研究论文3篇。研究生期间,作为负责人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